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记上海市第十批援滇干部、大理州剑川县委常委、副县长顾军

来源:沪滇扶贫协作    作者:大理联络小组    更新时间:2018/7/16 10:47:17

  顾军的援滇“三步曲”

  顾军现在的身份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朋友、家人提起他,则会简单的将他称为浦东的援滇干部。2017年9月21日,他来到了云南大理州的剑川县。那一天,他在朋友圈写下:剑川上班第一天,一个新的起点。

  援滇对于顾军而言,是多年的夙愿终于得偿所愿。一直以来,他的内心都有一个支援西部开发的梦想。浦东援藏,他报了名;浦东援疆,他又报了名;浦东援滇,他还是报了名。这一年他已经44岁,距离援滇年龄上限45岁,只差一年。而这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

  所以,从到达大理剑川的第一天起,他就有一种紧迫感。在他看来援滇两年,时间真的太紧张了。“真的没有太多时间。看到剑川发展,2019年要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我们需要做的事太多,而时间太少。”

  而他也在不到一年时间里,走出自己的援滇“三步曲”。

  援滇第一步:土豆带入沪

  按照组织安排,顾军援滇的地点是距离浦东3000公里之遥的国家级贫困县——剑川。

  剑川县位于云南大理州北部,地处丽江、大理之间。县城海拔2211米,是整个大理州海拔最高的贫困县。

  剑川总人口18.18万,少数民族人口占96%,其中又数白族人口最多,占92%,是全国白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也是大理州主要的白族聚集地。所以在剑川,当地的通用语言是白族话,顾军这个汉族人反而成了“少数民族”。

  援滇之前,顾军是浦东新区书院镇副镇长,分管农业。他是农业方面的行家里手,曾因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国家级先进个人。

  抵达剑川开始援滇工作后,他第一时间深入基层,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特色产品:老君山的青花鸡、白山母的剑川红、董月畅的黑陶、象图滇本草的当归、段四兴的木雕、臻福农副产品加工……田间地头,顾军一一“打卡”。

  随着了解不断深入,顾军开始发现一个个限制当地发展的难题。“剑川红”便是其中之一。“剑川红”是当地独有的土豆品种,因为富含花青素,土豆内部呈现缤纷的紫红色,所以又被称为“花心洋芋”,其主要产地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东山。

  从剑川县到“剑川红”的主要种植地白山母村,车辆需要沿着山路盘旋一个多小时。第一次上山去“剑川红”的生产基地,顾军都会被颠得七荤八素。然而让顾军更吃惊的是村民家中,堆满房间的土豆。

  “你们的土豆卖得好吗?”顾军问。村民和凤红的回答加重了他的担忧:“不行啊,往年‘剑川红’每斤零售价在3-5元。今年大家都种土豆,却没人来收了,降到5毛钱一斤,还是卖不掉啊!堆在家里也只能喂猪吃,不然都要烂在屋里了。”

WDCM上传图片

  顾军同志(左一)实地调研“花心洋芋”种植情况

  当务之急,是解决这些特色农产品的销路问题。顾军不但在自己的朋友圈吆喝卖土豆,还在千里之外的上海为“剑川红”找出路。他自掏腰包,购买了大批土豆,送到了上海市农委、农展馆等工作人员的手中,用“剑川红”的特色和品质,敲开了上海农业展览馆的大门。

  2018年2月2日,上海新春农产品大联展在上海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顾军带着20人的团队,将剑川县所有的特色产品——吃野山菌的青花鸡、加工完成的中药材,紫胡萝卜、黑陶、根雕,以及白族歌舞……全都搬到了展览馆。打响剑川的品牌,关乎脱贫攻坚能否走出关键一步。

  而在此之前,他还邀请浦东的媒体记者先到剑川采访,在农展会期间为剑川宣传造势。农展会期间,整个沪上都有对于剑川特色农产品的报道。一时间,站台前也是人头攒动。4日下午,展台工作人员发了一条视频——“剑川红土豆、青花鸡、紫萝卜、白芸豆等剑川高原特色农产品全部售罄。”

  这只是剑川农产品在沪上打响品牌的第一步,采购订单超出平日10多倍,更重要的是成功与上海孙桥农业、盒马鲜生对接,剑川红土豆拓展了新出路。而顾军的目标更大。他把这次上海新春农产品展览会看成一次契机,借助这次联展,打通剑川农产品销往上海市场的通路。

  农展会后,顾军更是马不停蹄的为剑川特有农产品认证,为“剑品入沪”打通最后一个环节。6月,迎来浦东新区商务委和浦商集团来剑川考察农产品基地情况;邀请孙桥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小慧,率队到甸南镇白山母村以清单采购方式,将“剑川红”马铃薯推介到上海。上海绿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剑川县臻福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成功牵手,7月8日,22吨“剑川红”马铃薯已发往了上海浦东。

  他还陪同浦东新区农委率领的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上海乓乓响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入剑川臻福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对公司的黑蒜、葱酥、葱干等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和销售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为更多“剑品入沪”打基础。

  援滇第二步:引“资”专业户

  扶贫帮困,招商引资无疑是重要一项工作。而顾军却是将引“资”做到了极致,他不但引进“资金”,还引进“资源”;不但将资本引“进”剑川,还将剑川的人力资源引“出去”。

  原本根据沪滇“携手奔小康”工作要求,在最初的框架协议中浦东新区书院镇和航头镇帮扶剑川县弥沙乡、甸南镇各150万元。但是顾军觉得不够:“剑川的贫困面之广、贫困程度之深,150万真的不够啊!”

  于是他一次又一次与书院镇和航头镇的主要领导协商,希望能提高资助标准。最终两个镇的领导被顾军的诚意和执着打动,将帮扶资金增加到230万元,这无疑是为剑川的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除了资金,科技资源更不可少。剑川有大量的中药资源,可是对于药材的开发还只是最基本的生产加工,缺乏更深层次的生产利用。如何从技术上突破中药开发难题?为此,顾军多次与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李晓波副院长对接,最终达成一系列共识。

  2017年11月,剑川县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云南滇本草药业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签订了《当归多元开发研究协议书》。2018年4月12日,最终促成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与云南滇本草药业有限公司成立联合研发中心。

WDCM上传图片

  引“进来”的同时,顾军还不忘引“出去”。在当地,外出务工是贫困家庭实现脱贫的有效手段之一,剑川还有许多劳动力没有得到有效转移,大部分人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地转,严重制约了家庭经济发展。

  顾军发现其实不是他们不愿意出去,而是缺少科学的指导和规划。而上海宏滇人力资源公司一直致力于云南劳务输出工作,顾军就与公司负责人多次对接,希望宏滇公司能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些贡献。

  顾军还协调了老君山镇,希望能在老君山镇做劳务输出的试点。老君山镇全力配合,与上海宏滇人力资源公司在乡镇各村上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入户走访调查,全面了解群众对劳务输出的需求。

  最终,上海宏滇人力资源公司在老君山镇开展了“春风百日行”专场招聘活动,成功转移就业20余人,并且现在工作稳定,走出了乡镇集中务工的第一步。

  有了第一步,顾军会同剑川县人社局,进一步完善了全县外出务工人员情况统计表,为下一步展开劳动力转移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通过多次对接,顾军目前已成功对接福建莱尔斯特、浙江卓凌鞋业有限公司和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航头镇社保中心等单位。

  根据全县外出务工情况统计,下一步将开展现场招聘活动。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推荐吸纳就业,力争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批,切实为当地贫困群众解决外出务工,短平快地助力脱贫攻坚。

  援滇第三步:医教必守护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是一句老话,也是一句实话。”顾军忘不了今年六一儿童节时,他在沙溪镇华丛山小学看到的一幕。在上海,每逢六一孩子们都会被打扮的花枝招展,在父母的陪伴下,参加学校安排的亲子活动。

  但是顾军在当地看到的却是孩子们孤单的身影,不但没有父母的陪伴,甚至每一位小朋友衣服都是破旧的。看着已经脏旧到几乎无法清洗干净的衣服,那一瞬间他的心一下子被刺痛了。

  顾军当即联系了浦东新区教育局的朋友,希望通过教育局发动浦东辖区内的各所小学为剑川县贫困山区的小学生筹集衣物。不想双方一拍即合,浦东新区教育局发动了20所小学为剑川贫困山区的小学生捐献冬衣,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筹集了20多吨的衣物,并送达到了剑川县教育局。

  其实早在今年3月份,顾军已经联系了亲戚上海中学东校的老师,进行了一次捐衣活动,募集到了2吨衣物。而这总共22吨捐赠的冬衣,将在10月份分发到孩子们的手中。

WDCM上传图片

  顾军同志(右一)为剑川孩子们送上相关书籍

  除了22吨冬衣,在顾军的争取下,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商会出资15万元,资助剑川县4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优秀学生每人每年3000元;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商会出资15万元,资助剑川县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优秀学生每人每年3000元;爱心人士资助2名学生,而顾军自己也出资资助挂钩户共5名学生每人每年3000元,直至他们完成学业。截止目前,通过顾军主动对接联系的受助学生,已有102名。

  此外,顾军还和上海援滇干部大理联络小组长文海涛共同努力,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浦东新区信鸽协会慈善公益基金捐赠20万元用于剑川一中篮球场修缮。

  教育关于未来,医疗却关乎老百姓的现在。

  “书记,怎么你们村的卫生室每天都有这么多人?”顾军在金华镇邑平村下乡调研的时候问道。邑平村党总支部书记说道:“我们村的卫生室相比其他村的硬件条件要好一些,加上医生的水平好一些,许多其他村里的村民都大部分选择来我们村卫生室看病”。

  顾军在此后的调研的过程中更加关注村级卫生室的现状。他发现村级卫生室普遍硬件不足、就医环境差、人员配备不齐。而村级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是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基础。

  于是,春节假期,顾军在上海也没休息,而是多次到上海瑞金医院团委、书院镇对接,希望上海瑞金医院、书院镇能为沪滇帮扶的挂钩县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援建剑川村级卫生室。通过顾军的主动对接,假期就基本确定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上海瑞金医院团委计划资助30万元为剑川建设一间村级卫生室,浦东新区书院镇出资30万元为剑川县弥沙乡东庄村建设一间村级卫生室。

  春节收假后,顾军又马上同上海瑞金医院的龚笑勇医生调研了金华镇各村级卫生室,通过综合考虑,最终将卫生室建设项目的选址定在金华镇龙营村,并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未来两所崭新的卫生室就将出现。

  如今的顾军与初来剑川时,已经判若两人。皮肤黝黑、鬓染白发,混在赶集的人群中,完全无法从外表和当地人区分出来,唯有不算标准的白族话,会“出卖”他。两年援滇路,一生剑川情。他的足迹已经踏遍剑川的五镇三乡,剑川已经成为顾军的第二故乡,情浓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