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语音阅读器

三年援青行,一生果洛情

      更新时间:2015/9/28 9:37:46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每当听到这句诗,身为第一批援青干部的陈椰明就仿佛回到了那“黄河之源”的雪域高原——青海果洛玛多县,回想起在那里渡过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2010年7月,陈椰明告别了黄浦江畔的辉煌灯火,来到了平均海拔4500米的三江源核心腹地。整个玛多没有低于4200米的地方,刚到那里的他头发胀、脚发软、讲话上气不接下气,缺氧带来的头痛与失眠,到了夜间愈发难忍,整晚整晚睡不着觉。于是,氧气瓶和安眠药成了他床头的必备品,即便后来过年回到上海,睡觉前还是会不自觉地在床头摸找氧气瓶。三年来,吃着安眠药入睡、吸着氧气办公对陈椰明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他常告诉别人:“高原的恶劣环境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只有尽快地去适应它,心安之处即为家,适不适应高原是一种心态,心态不好,身体再好也不能适应。”就是在这样的高原反应中,他开始慢慢“融入”了玛多,与当地干部一起下乡、入村、进帐,当他踏上这片离天最近的土地时,才知道要真正认识并爱上玛多,就得用双脚去丈量,用心灵去感受。

  尽管对当地艰苦的条件有心理准备,但当陈椰明亲眼看到泥泞的土路、破落的住房、停电缺水的常态时,却还是忍不住为同处一片蓝天下的同胞们潸然泪下。陈椰明暗下决心:我有上海大后方的支持和援助,我要用这3年时间,尽心、尽力地为当地群众多办些实事。

  玛多地域面积广,最远的黄河乡塘格玛牧民集中点距县城140公里,牧民进趟城,自己租车,一个来回要300多元。上海对口援建的玛多公交“乡乡通”项目完工后,牧民出行成本大大降低,时间也节省了一半。公交通车那天,受益的牧民群众激动地握着陈椰明的手,感谢他圆了几代牧民的梦,而陈椰明却对他们说:“我只是一名党在藏区、牧区惠民政策的宣传者和推动者,不要感谢我个人,要感谢党和政府。”三年来,类似这样惠及民生的项目在上海对口果洛一州六县的实施项目中比比皆是。

  除对口支援工作外,陈椰明还分工负责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那时,玛多旅游刚刚起步,除大自然赐予的自然景观外,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为零。为改善旅游环境,他在大后方的支援下先后整修了黄河源景区首要标志性建筑——“黄河源纪念碑”,新建了黄河源游客服务中心,并选派多批旅游文化从业人员赴上海培训。他将编制旅游规划和宣传玛多风貌作为旅游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先后牵头完成了黄河源风景区的详规修编和《我的大河源》、《印象玛多》等宣传画册的出版工作,他撰写的多篇介绍玛多旅游资源的文章也被各家媒体刊登,玛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不断提升。

  在三年的援青工作中,陈椰明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藏区,更全面了解了中国的国情,深切领会到了中央关于加快青海藏区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和生态保护的精神实质。作为上海选派的援青干部之一,陈椰明与其他6位同志团结协作,被当地亲切地称为“高原果洛七兄弟”,七兄弟们在主动适应高原挑战的过程中感受“高原精神”,同时在援青项目中体现“上海理念”,经过三年的努力,高原的豪迈与上海的“精细”逐步寻找到了结合点。三年援青任务已经结束,陈椰明至今仍会怀念在玛多的日子,继续关心玛多的发展。尽管高寒缺氧的工作环境对身体健康带来一些影响,但他非但无悔而且感激这段经历,也感谢各方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援青干部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支持。